妙华法师2012年10月24日山东师范大学讲课录音文字(一)

时间:2012-12-24 16:23  来源:洗心禅寺   作者:妙华法师    摄影:  点击:
 
     首先要感谢王志民主席,他做了引荐,然后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玉峰先生、副主任燕东升博士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也感谢各位同学来听这个讲座。佛教里头有一句话呀,叫“法不孤起,仗缘方生”,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事情是平白无故产生的,凭空产生的事情没有,都是因缘合成的,感谢各位今天下午来听我的讲座。
    我虽然是陕西人,我的文化启蒙是在山东完成的,是齐鲁文化滋养了我,也是山东包括山师大,启发了我的学术研究,并且使我能够心无旁骛地在佛学领域做出我能做出的探讨,所以说,谢谢山东也谢谢各位。
    到了山东以后讲话就带着山东的味道,包括我走出去以后,人家都说:“你讲话有山东人的味道。”这就说明山东文化的同化性是非常强的。
    我们下面就言归正传,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释迦牟尼这个人物。“释迦牟尼”这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能仁寂寞”。
    “能仁”,仁——慈悲,能——大德大能,“寂寞”而又默默无闻的人,这个如果用宗教比较学,用道家的思想对“能仁寂寞”去解释,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由此大家可以知道,佛道之间呀一上来就可以说是相通的,所谓“圣人所见略同”的原因。
    他是古印度公元前5世纪的人。大致那一百年在全世界出现了十位文化大家,上下不差一百年,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文化现象,非常奇怪,也就说他的生平和孔子上下不差四十年。一个是黄河流域的文化,一个是恒河流域的文化,从文化比较和宗教比较来说,就会发现很多闪光的东西。当然,也就这样一说。他的父亲叫净饭王,他的母亲叫耶输陀罗,他的乳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释迦族的人,因此又叫释迦牟尼,翻译成英文,再用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显然在这里,我们大家顺便拨乱反正,佛和神不能划等号。佛者,觉悟也。佛是觉悟的意思,但是由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不断的被本土染色,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佛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他就是神。佛就是神,神就是佛,所以在我们的字典里,神、佛并称。
    从东南亚佛学和真正意义上的佛学的角度来看,这就太民间化了,不能进入到学术的范畴。
    释迦牟尼在年轻的时候学习了大小五明,这“五明”可能对各位同学的知识架构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这“五明”分别是:内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什么是内明呢?内明就是佛学,而佛学的核心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是要解决人和宇宙的本来面目。既然佛学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人和宇宙的本来面目,那么,这里面必然就涉及到现象学和本体学的内容了,如果我们用跳跃式的思维来讲,顶端的佛学和理论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挂钩,大家可以看杨振宁博士写的东西。有些大科学家,虽然他的科学研究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但是他的指路明灯却是从佛经里面来的。我简单的给大家提一下,比如说,托着一钵水,佛说这一钵水当中有八万四千条的生命,微观世界;然后面对星空,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这是2500年前白纸黑字写在佛经上的。我去年冬天和今年夏天研修《华严经》,在《华严经》里面,他明确的描写了云世界和海世界,我们大家常说“海量”,这个词来自于《华严经》。他把变换不定的事物叫云,他把无量无边的事物,常常比作海。包括我们现在讲的心灵、心地、慧性、悟性、大彻大悟,几乎涉及到我们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已经和佛教息息相关了。
    我们平时最常犯的一个简单的错误叫“数典忘祖”。因为历史的发展,我们反而迷失了它的本然。另一方面,在空有之间,在精神和物质之间,大家知道《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在这里我简单的提醒一下,它和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有关,甚至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有人把色即是空、波粒二象性和老子说的这句话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也有工程师和科学家追问这个佛学研究者说:“老子没有实验室,没有科学研究的工具,他怎么能知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我们的回答是:“生命的自证。”我们可以利用化学的、物理的、工具的方式去进行科研,但不可忘记生命的自证,因为生命是一个小宇宙。
    “五明”中的“声明”就是辩论学,包括我们的语言学、演讲都是属于“声明”的范畴。那么“医方明”就属于医疗事业这一块。“工巧明”包括开车、电脑网络系统等。“因明”是逻辑学的范畴。在佛陀看来,一个人要在人间行菩萨道,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较为完美的人,必须向“五明”学习,学好五明,你就像一台有很多接口的电脑一样,你和这个世界才能联网。仅此是不够的,它的核心点是教人悟道。悟道以后,并且把“道”和“术”相匹配,有道有术而驭行天下,这是他做的一种人生的架构。在这里要再一次强调,所谓佛就是觉悟的意思。
我们平时讲人的社会觉悟和政治觉悟,觉悟的最小的元素是觉性,觉性是指动物的灵性。一只小小的蝼蚁,你用柴草去挑弄它,它都会避祸向福、贪生怕死、离苦得乐,它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呢,因为它有一种灵性。
    释迦牟尼佛在学了大小五明之后,按照佛教的历史记载,他又受着王子的待遇,有一天,他出城去游玩,看到了人生的“生、老、病、死”四种现象,这是佛教中一种比较形象化的教育方法。实际上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文化背景,在佛陀出生的那个年代的古印度,就有96派哲学,我们今天讲到的唯物、唯心和辩证理论,在古印度时期,尤其是在古印度的高等学府那兰陀寺,这些理论已经家喻户晓,那时恒河流域的文明已经非常昌明了。当佛陀出四门看见人生中的四种现象之后,在29岁的时候,骑着一匹名为“犍陟”的马,越城门而去出家。这也反映着古印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古印度人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成长学习期(约0—20岁)、养育哺育期(20—40岁)、隐退期(40岁之后)。他们说前半生是为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而忙,后半生是为自己的灵魂而忙,他们就开始隐退到泉边修道。
    我们以前去过东南亚国家,看到一些参禅打坐的人,他们把参禅打坐当做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文化是一种依托,修行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有时候也一言难尽。佛陀在出家以后,在苦行林中修行了3年。站在佛教的角度来看,在当时的古印度有很多的外道,有拜火的,有吃牛粪的,有把自己倒挂在树上的,认为通过种种的苦行就可以令自己觉悟。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也有此类人,有很多英国人和美国人到恒河边上去苦行。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也会碰到,有一些人会在社会上做一些极端的苦行,比如说辟谷、住山洞或者故意穿得破破烂烂去折磨自己的肉体,等等。他们认为通过这些苦行就可以得到人生的解脱。佛陀在苦行林中修行3年后,又在雪山修行3年,这样一共修行了6年之后,他来到尼连禅河边,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从身边拔了一把白茅草铺在菩提树下,然后指着这个白茅草说:“我作为王子出家,如果我不能大彻大悟,我誓不起此座。”为了表彰佛陀的决心和纪念他,因此人们给佛陀坐的座子起了几种称呼,一种是叫金刚座,表示永远不坏;一种是叫莲花座,表示出淤泥而不染,永远清净。其实非常简单朴素,就连菩提树在当时的东南亚也是相当的普遍,就如同我们北方的白杨树一样,菩提树有它自己的生长特点,树身很粗,树冠很大,最大的菩提树差不多占半亩地,这种树上不长虫,树底下不长草,非常的干净,很多印度的高僧就坐在这样的树下打坐。
    我曾经被国家外派去缅甸访问,我亲眼看见很多人像蜡塑一样的坐在那里打坐,我当时还真的以为是蜡塑的,就好奇的用手指去按了一下,发现那都是些活生生的人。不可思议的是,从我第一天遇到他们,到我第七天再去那里看到他们,他们都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我是不会相信的,他们入定的程度非常深,手中的念珠都被捻成了米粒那么大。很多在佛经中记载的东西,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对于我们而言,都已经成为传说。
    在印度有一个国际佛教节,叫卫赛节,在五月的月圆之夜,佛陀望启明星而悟道。当佛陀做过种种苦行之后,在五月的月圆之夜望着启明星而悟道,但是他悟到了什么呢?
    我们平时都说佛大彻大悟,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他悟到了三大规律。在2500年前,他悟到一切的生命都在生老病死之中。我们现代有了医院、养老院和火葬场,它们都是为“生老病死”准备的,也就是说,佛陀他找到了人生中的一种规律。然后他又发现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在成、住、坏、空当中,小到我们看不到的“邻虚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帝粒子”,大到宇宙,都在成住坏空当中。并且他发现人的思维,就是人的精神,在“生住异灭”当中。当然佛陀悟到的东西不仅仅是我讲到的这三个方面,还有很多更深一层的东西。
    佛陀悟道之后,就给身边的五个比丘讲经说法,给他们讲“苦集灭道”四个字,整个小乘佛教就是这四个字。其实它的真正顺序是“集苦道灭”,就是说人生有苦的感受,苦是从哪里来的?一定是有原因的。有很多的原因产生苦的结果。道就是方法,我们要通过学习和思考,用方法去断除自己的烦恼,让自己达到清净圆满的境地,就是“苦集灭道”。佛陀的传法是沿着恒河两岸从南部往北部走的,最后他的僧团拓展到1250人。我们在读佛经的时候,就能看见这句话,常常写在佛经的开始部分,其实它是在告诉我们佛陀到什么地方对什么人讲了什么法,有点儿像我们当今的新闻报道,时间、地点、人物等五大要素都一一罗列出来。
    佛陀活到81岁,在拘尸那城帕瓦村旁的小树林右卧涅槃。据历史记载,他一生讲经300余会,弘法49年。由此大家可以知道,所谓佛,是一个觉悟的人。并且他自己亲口对比丘说:“我总在人间成佛。”他的意思是说,不在地狱觉悟也不在天上觉悟,他总是在人间觉悟。还有一句话:“我在僧数。”就是说“我也是僧众中的一员”,就好像一个学校一样,我也是学校中的一位老师,仅此而已。
     从学术上来说,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或者说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都有两种说法,一般来说,大乘佛教把心目中的佛叫“神格佛”,就是说:“我们把佛神话了。”而南传佛教把心目中的佛叫“人格佛”,就是说“佛仅仅是一个大智大德大能的人,很像孔夫子在我们中国的地位,他是一个历史记载的活生生的人”。
    我在前面大概讲的这些就是“佛陀的一生”。
 

(责任编辑:悟德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