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2012年10月24日山东师范大学讲课录音(二)

时间:2012-12-24 16:22  来源:洗心禅寺   作者:妙华法师    摄影:  点击: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佛教传入中国”。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有几种,近几年,根据社科院的研究,说佛教是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的,因为在《浮屠授经》上有这样一段历史记载。我们传统的说法是,佛教是在东汉永平七年(或十年)传入中国的,它的文字依据就是《后汉书》中的记载。传说汉明帝夜梦金人,那金人身长六丈,相貌庄严美好,全身金光灿烂,在金鸾殿的上空飞翔。梦是现实的反应,或者比我们所想到的复杂得多。既然汉明帝能够夜梦金人,说明佛教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思路,也就是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民间,已经在民间广泛传播了,只是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或者说官方并没有认定它在社会上的位置,仅此而已。那么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呢?是通过军队和商埠。在当时的长安以西,有连绵不断的领土拉锯战,也就是当时的西域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军人,把西域的佛经、佛像带到中原;另一方面,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他们在漫漫的旅途当中,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灵魂的安慰,他们往往把中原的儒学和道学带到西域诸国去,又从西域诸国把佛经和佛像带到中原来。于是,研究敦煌学的人就从敦煌经卷里发现,敦煌实际上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握手的地方,类似于我们现代的文化海关。就是说,符合儒家思想的我们就把你放进去,不符合我们思想的,我们就把你放在这里进行改良和改造。这不是凭空说的,因为敦煌学的研究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佛教里有一本经,叫《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我在敦煌的佛卷里看见的时候,总共只有300个字,但是传到中原以后,已经成为一本完备的佛经,有头有尾,思想体系庞大,而且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孔孟之道的“孝道”思想。在这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在座的很多研究生,你要是有文史哲的研究方向或者前景,文化的交流一定是重叠的,一定是双向的。而我们长期在学术领域里研究,我们会把它误以为是单向的,说玄奘到西天去取经,越过120多个国家,到达那兰陀寺,受到大乘天和解乘天的封号,好像是他把佛经取回来的,你岂不知道他把黄河流域的文明也带到印度去了,它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第一个出家的人叫朱士行。第一组到中原来的僧团有三个人,分别是迦叶摩腾、竺法兰和竺法护。他们翻译的第一部经典是《四十二章经》,里面的内容是一些佛教的道德规劝,比如说:“汝等比丘,初夜后夜,慎勿放逸。“爱欲如刀刃之蜜,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然后说恶人和贤者的关系是:“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你们大家从这三段就能发现,早期传入中国的佛经是道德规劝。为什么早期传入的佛经是一种道德规劝,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佛经是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整个藏经楼里面堆得满满的,胜过了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为什么这么庞大,它是一种文化不断积累、融合、发展完善的过程。
     第一座寺庙是白马寺,它是佛教的驿站。在这里,我们大家从学术的角度对这个寺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古印度,出家人是住在泉边林下的,因为它是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他们不需要这么多的衣服,下面穿一件裙子,里面穿一件衬衣,外面穿一件僧袍,是“三衣一钵”,出家人真正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非常简单。一年分三季——旱季、雨季、凉季。我们还要穿毛衣和穿棉衣,他们不存在这个问题,生活的要求是非常简单的,生活的问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那么迦叶摩腾、竺法兰和竺法护来到中国以后,不太好接待,因为整个中原,尤其是山东和河南,儒中学士的学术研究犹如森林一般。这些人来了以后,用什么礼节去接待他们呢?让他们待在宝殿里又不合适,待在偏殿又显得对他们不够尊重,于是,就在城墙的角楼来接待他们。角楼在古建筑中就叫寺,因为这个原因,以后中国就把僧人们待的地方叫做寺庙。这个庙是宗庙祠堂,我们中华民族祭祀天地和老祖宗的地方叫庙。我们现在是寺庙并称,寺就是庙,庙就是寺,而实际上的庙和寺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古印度的人是在泉边林下、树洞里、山洞里修行,他不需要建这种类似于皇宫一样的寺院,因此在角楼里接待他们,后来在中国就演化为寺庙,其实是叫伽蓝,你们大家学过古文的就知道有一篇古文叫《洛阳伽蓝记》,伽蓝就是庙,实际上角楼就是一种外交的场合。总而言之,白马寺就成为中国第一座寺庙。
    有了寺庙之后,佛、道之间就有了思想上的交锋,据史书记载,《四十二章经》的序言部分说,把《道德经》和《四十二章经》放到火里烧,按照佛家记载,是说《道德经》被烧掉了,而《四十二章经》只烧掉一个角;高僧和道士还比腾空,比谁飞得更高,比谁飞得更远。有一些诸如此类的较量。其实,在学术中,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地域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排他性。像如今世界范围内的地域争端和宗教战争,还有世界人类文化,它很像金钱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不是完全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去发展,它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给人类带来的不一定完全是正能量。尤其是宗教中的极端主义和宗教狂热,没有达到原来预期的目的,可能原来预期的目的是追求人生的解脱、安定社会、净化人心,有时候操作起来,它可能不会尽如人意。佛、道之间一直存在着学术上和修行上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有分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佛经的翻译,佛经中的大量词汇都是用的道学的概念,因为道教在中国本土根深蒂固,如果不用这些概念来翻译佛经,别人就看不懂,所以佛教里也经常讲“无为”,也讲“修道”,像无为和修道这些概念也都是道学所固有的,这就反映出文化的相互性和共同性,是相互交融的。
    有了白马寺以后,当时中国的僧团是什么情况呢?没有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规整的寺庙,很多出家人也是住在山洞里面、岩洞里面、泉边林下等,经常会受到伤害。后来就慢慢的有了律寺,是戒律的律,这也就能看出来,佛教的传播是以法律的形式开始传播的,先建立律寺。那些参禅打坐的人住在律寺里面,多不合规制,就是他想做的他不想做,他不想做的他偏要去做,不合规制。于是,从汉代到唐代,寺庙本身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建筑和规章制度。当然这时候出现了一股取经的热潮,像现在我们大家常常讲到的玄奘、义净、法显等,都是在那个时代出现的,那时候取经的人士成千上万。在丝绸之路上,去取经的人都是以白骨为标的,以前人死去的人的骨头为路标,因为丝绸之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条直路,它有南路和北路,它是错综复杂的。
    到了唐代以后,佛教就比较完备了。这里有一个节点,叫“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是六祖惠能门下的一个人,他的弟子是百丈怀海。马祖把庙盖起来了,规章制度是由百丈怀海确立的,这本书的名字叫《百丈清规》。如果你要研究佛教的戒律,你就要知道它的规则,就必须研究《百丈清规》。而《百丈清规》已经遗失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是五本线装的,叫《百丈清规证义》。在这里,如果我们去研究的话,可以得到两个启发。第一个就是佛教的民主制度。佛教总共有108种民主制度,三个人以上就要对某一件事情进行投票选举,叫“羯磨”,梵语里面叫“羯磨”,翻译过来就叫民主。然后他们将这种民主延续2500年的发展,包括今天的寺庙里虽然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但是丛林、清规,到出家人的戒律,都是法律的范畴。就是说这个群体是依法来立寺的,要不然的话它就会偏离方向,这个可以从佛教的戒律学中研究。大家只要记住这句话就可以:“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这就是佛教发展到唐代的一个节点。
    同时在唐宋之间,佛教各自教化一方,分流而治,形成了八大宗派。我把八大宗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介绍完以后,重点给大家讲一下禅宗和净土宗。因为我们现在能够碰到的、举目皆是的就是禅宗的寺庙和净土宗的寺庙。

(责任编辑: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