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2012年10月24日山东师范大学讲课录音(三)

时间:2012-12-24 16:22  来源:洗心禅寺   作者:妙华法师    摄影:  点击:
    现在我们先对八大宗派做一个概要的了解。
    八大宗派的第一个宗派叫三论宗。三论宗的祖庭在南京的栖霞山栖霞寺,它的创始人叫吉藏,三论宗的代表作是《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家要记住,你要研究三论宗的话,一定要知道《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到底在说什么,就在说四个字:“中道实相”,什么叫中道?这是思想范围,就是所说的思想特色。所谓的中道实相,先讲第一个层面。我们一般人对存在的世界,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在佛教里面把它们概括为“有”,而这一切的物质世界,都是由很多的因素和条件产生的,我们把没有产生之前的状态叫“性空”,于是,在人的认识上就出现两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活在世间,金钱、权利、美女、美金,一切都要为我所有,不放松的时候,这个在佛教里面就叫“常见”,经常的常,又叫“俗见”。我们常说:“这个人很俗”,说明这个人是非常入世的,什么都据为己有,就是俗见。因为佛教是解决人的问题的,它不会离开人去谈心理学、谈哲学、谈社会学,有的人不懂就说佛是教育家、佛是哲学家、佛是思想家,实质上佛要解决的是人心灵的问题,这在所有的经里面,佛都会说一句话:“万法唯心”。讲心对人的重要性。另一种倾向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把世间的万物全部看空了,不管是悟空的还是看空的,佛教把这种思想称为断灭见,或者断见。也就说,如果这个人考不上大学生,考不上研究生,考不上博士生,就跳楼了,农村人说这人是寻短见了,本来你学知识是为了让自己想得更远看得更远,但是因为知识反而成为你的负担,说明知识就已经成为一张网了,像蜘蛛织的网一样。所有的蜘蛛都死在自己织的网当中。为了把这句话讲得更加透彻,尤其是知识分子要明白,文化这两个字,我们常说:“这个人有文化、没文化;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大省。”把文化两个字认准,什么叫文化?文是因,化是果;文是手段,化是境界;文是形式,化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文化这两个字是一种因果关系。如果放在一个人身上来说,这个人很有文化,那么无形当中你要明白,文要化性,化什么性呢?化顽愚性,化愚昧性,化自私性。让你的生命达到一种清凉、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那么文化才完成了它的任务。我们说对全民进行文化教育,其目的就是消灭他的顽愚性和愚蠢性,让他在这个社会上成为一个文明人。文化在高端形而上的道或终端的这种理论,最终都是要接地气的,不接地气的文化、不能够用在人身上的文化那是无效的。这当然需要我们搞社会调研和对社会进行观察,你们大家才会明白我讲这句话的用意。
    它的深刻用意在哪里?文要化性,包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们说以人为本,如果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最后不顾人,以人的生命为代价,以破坏人的幸福、安全和生存环境为代价,那就是值得思考、反思和商榷的,就不能放飞了,放飞了就不可以,断了线的风筝是回不来的,那是不可以的。
    佛陀看见他的弟子当中有入世的,也有出世的,因为这个原因他提出了中道思想。
    泰国有一个人叫阿姜查,他写了一系列的佛教书籍。有人问他说:“我看你的样子,你应该是无所不知的罗汉。”这是美国记者问他的。阿姜查说:“我是森林里的一棵树,树永远不会说自己是树。”这句话很妙。又有人问他说:“佛教的中道思想非常难以理解难以把握,你能告诉我什么是中道吗?”他说:“中道就是在河里飘着的木头,这个木头不住在此岸也不住在彼岸,顺流而流进大海,这就是中道。”如果我们大家有慧根有悟性的话,我想这些话对于我们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参照价值。那么在佛经里面,在《华严经》里面,在《涅槃经》里面和《楞严经》里面,是如何描写中道的呢?佛说:“汝等比丘,我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也不停在中流,而渡众生无尽。”他是以划船的艄公来打比喻。划船的那个老艄公,他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也不把船停在中流,他每天都在运送旅客,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把船停下来。佛所说的中道思想,就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状态。
    讲到这里,为了使大家拓展视野,获得大量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
    千万不要把佛教里的中道思想和孟子的中庸思想混为一谈。孟子的中庸思想:中者,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者,具有坚持、恪守、恒常不变的意思。庸,具有平常不变的意思。中庸试图在空有之间,精神和物质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佛教讲的中道,是诸法实相,是本体论。换言之,佛所讲的中道与道家讲的悟道是相通的。一个悟了道的人,他一定是中道的,而普通的老百姓在看人看事的时候,要么偏于空见,要么偏于常见,要么偏于邪见,要么偏于我见,认为我的想法我的说法都是对的,但是在佛来看,这都是没有大彻大悟的表现。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他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我们再做一个链接,什么叫没有我执和法执?对佛学没有了解的人听不懂。实际上它相当于佛洛依德心理学里讲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佛教中把超我叫做无我,是这样人生中的三个心理变化。这里的提要是记住,江苏南京栖霞山栖霞寺在唐代的创始人是吉藏法师,他所依据的经典是《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里面所讲的真理是“中道实相”。然后我通过中道实相为大家做了三个链接。这样的话,你们慢慢对于这个中道思想和中庸思想,还有道教里面说的悟道,就可以有一个比较明晰的了解。透过字里行间,了解这些语言的本质。
    下面了解下一个宗派。这个宗派叫禅宗。达摩是在梁武帝刘宋年间从广州登陆来到少林寺,然后面壁九年,又叫壁观婆罗门,他的全名叫菩提达摩。在印度佛教的传承中他是28祖,到了中国以后是禅宗的初祖。他传法给慧可,慧可传给僧灿,僧灿传给道信,道信传给弘忍,弘忍传给六祖惠能。六传,就像接力棒一样传了六个阶段。到了六祖惠能以后,他说:“衣钵为争端。从此以后我的衣钵不往下传了。”为什么呢?在佛门里面,你们大家看过那个《岭南传奇》和《木棉袈裟》,后来的出家人本性不行,他们争夺衣钵和袈裟,打得头破血流,不可开交,这就违背了佛教的宗旨了。因此六祖惠能说:“从我以后,我不传给你们这个衣钵袈裟了”。但是他写了一个偈语:“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就是禅宗门下的一个分支叫五家七派。这五家分别是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临济宗和曹洞宗,还有两个派叫黄龙派和杨岐派,这就是五家七派的来历。这是禅宗的一个脉络。那么你要了解禅宗,看什么书呢?看印顺法师写的《中国禅宗史》,这么厚的一本精装本,你把这本书看完,基本上对禅宗的历史就了解了。了解了这个历史以后,还要有基本参考书,比如说《五灯会元》、《御选语录》、《碧岩录》、《指月录》,在这些灯录里面,记载了大量的人物传记和他们开悟的经历。以我刚才讲的六传为竖向坐标,以这些灯录为横向坐标,那么你基本就可以对禅宗一览无余了。一个外行人一看佛教的禅宗寺庙这么多,然后宗派林立,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其实它是有纲要的。在这里,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聚焦来研究六祖惠能之后,在六祖惠能那个时期,禅宗分了两个派,简单的来说,北方以神秀为代表的渐悟派,南方以慧能为代表的顿悟派。很典型的一个片段就是,神秀当年接法的时候写了他自己的心得话,他的心得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是神秀写的。慧能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身就是个研究课题。如果你停留在表面,你就会说:“哎呀,那个慧能就是高。”其实我告诉大家,这两者所开悟到的心法是一样的,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
    神秀的表达方式更注重个人的修炼,你现在有了烦恼怎么办呢?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要历事炼心,遇到这些事情来炼你的心。从哲学上来讲,实际上六祖惠能讲的是什么呢?讲得是哲学的本体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有意思的链接,你看过“大爆炸的奇点理论”,奇点者,奇妙也。一直到黑洞,它是从无到有的。从无到有,然后又从有到无,它是在空性的舞台上演绎出来的一个物质的东西。在这里可以和高能物理做一个链接,慧能讲那句话是心性是空的,为什么说心性是空的?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举一反三,我们说这个人很有智慧,这个人很愚蠢,是不是两端啊?一个智慧一个愚蠢,是两端。在佛眼里看,愚蠢的人和智慧的人他们的心性都是一样的。他之所以愚蠢,是被烦恼覆盖了,被业障覆盖了,或者没有努力没有好好学习,他那个“性”并没有变,因此这个“性”叫做空性。在佛经里面,在不同的场合安了不同的名字,叫佛性、法性,叫真如,叫如来,安了好多的名字以后,反而遮蔽了你的双眼,因为你不知道佛到底在说什么,因为我们的语言有指向性。我们讲话能够讲明白,但是我们的心性又具有超越性,就是说你要是想开悟,就不能够黏住在一法上,你有所黏住你就不能开悟。你看我们世间的人,爱收藏的人死在收藏上,爱色的人死在色上,爱权位的死在权位上。你黏住于一法,得利的同时也危害其身。
    其实佛教给人生的建议和贡献是很多的。我有时候开玩笑说:“佛教最会给现代人做精神按摩和灵魂桑拿。”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物质外在的诱惑和刺激,你说有几个人能够静下来读几本书,想想自己的事。很难。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时候那个外部世界纷纷扰扰,泥沙俱下,包括学术界和宗教界也难免过得了这一关。它是时代的一个特征。
    最终的结果是在六祖惠能的门下出现一个叫神会的人,不要把神会和神秀搞混了。六祖惠能死的时候他才十四岁,他面对六祖惠能的死亡他竟然可以不伤心,没有眼泪,他是六祖惠能最小的徒弟,他竟然可以不伤心,没有眼泪。于是,六祖惠能就指着他旁边的那些大徒弟说:“你们在山中跟我修行这么多年,我总是知道自己的去处,我才让你们建塔建庙,你们现在知道我要死了,就在这里哭哭啼啼。”他说:“唯有神会小厮,与之生灭爱憎,不动于心,以后必成大器。”结果事实证明,三十年之后,真正把六祖惠能推举出来的就是神会,他是山东菏泽人,所以叫菏泽神会。他在河南南阳举行的大众的辩论法会,在这个辩论法会上,他就展示了六祖惠能的血脉图,然后由于他的智慧的辩才无碍,把六祖惠能推举出来。而在此之前,六祖惠能的学术影响仅仅局限在岭南,连岭北都到不了,那个岭南在什么地方?在广东和江西的大庾岭,“一脚踩两省,一山有四季,八面梅花开。”说的就是岭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名字,南北的分水岭。
    神秀这个人活了120岁,一直在武则天身边,可能武则天让他一直陪着她喝茶呀,让他精神按摩和心灵桑拿,他不耐烦了,他说:“我都一百多岁的老人了,就放我到当阳玉泉寺去清修吧。”武则天说:“那你不能走。这里面有微妙的政教关系,你不能走。”神秀死的时候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个字,现在称之为文字案,千古之谜,叫屈曲直,第一个屈是委屈的屈,第二曲是曲折的曲,叫屈曲直。武则天看了他的纸条都无法解释,想:“你这个老和尚是什么意思呀,就给我写了这三个字。”你们大家悟一下这三个字,是不是人生的一个写照?!你不屈就不能直,第一个屈;你不弯曲也不能够直。没有一条江河是一条直线,就连我们的高速公路也不是一条直线,如果是一条直线就达不到目的。由此可以知道,人活在世上,其实你们都是和尚尼姑,因为你们都要修行,因为如果你不修行的话,你的预期目的是达不到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禅堂,每天都在打磨你的心性。你的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我不让你过关,是不是在磨练你的心性啊?!你过不了这关,你就得想办法,当然佛教里面讲正道和邪道,我们有文化有信仰的话,当然要用正道的办法。禅宗就这一支就已经说不能尽了,它给了我们很多理论方法和境界,因为时间的关系,暂时把禅宗讲到这里。
    第三个宗派是净土宗。一般人会误解,说净土宗不就是江西庐山下面有一个东林寺,很多研究佛教的人都认为是东林寺,那你就错了。净土宗的早期道场在哪里?山西太原的玄中寺,是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之一。净土宗的创始人是谁呢?是昙鸾大师。后来为什么东林寺的地位就取代了山西太原的玄中寺呢?是因为慧远在庐山建立了一个白莲社,他召集了社会闲杂123人,“口念弥陀,克期取证”,佛教讲打七,一个期是七天,七七四十九天,就是说:“我们这123个人在这里一心念佛,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我们各个都要得念佛三昧,禅宗里面叫明心见性。因为这样,使东林寺声名鹊起,大家都知道了东林寺,其实真正的净土宗的道场是在山西太原玄中寺。这些地方我都是去反复调研和考察过的。净土宗所依据的经典叫“三经一论”,当然一般人是研究不了这么深,大概作为一个知识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三经”是《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一论”是《往生论注》。往生就是死亡,佛教里把这个人通过念佛达到的一心不乱的念佛状态,叫坐脱立亡,就是往生。三经一论专门讲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存在和美好庄严。在这里,从学术上又做了两个分支,一部分学术界的人认为“唯心净土”,说净土在哪里?净土在你的心里。我想在坐的各位当中,有很多人经常遇到什么事以后,就说信不信什么宗教,谈到最后就说:“哎呀,唯心净土,你心里想净了,它就干净了。”在《维摩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心净则佛土净。”也就是说这个人心里面干净了,心开了,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通达的,如果你的心里面有很多束缚和教条,你看什么都不会通,是这样认为。那么,另一部分人认为“他方净土”,认为这个极乐世界就像共产主义一样,就像桃花源一样,不管你能不能找到,不管你信不信,它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两个学派都不断地在论证自己的思想。那么,我妙华是怎么认为的呢?我认为叫“自他无二”,也就是说,我们人的存在不能够离开客观,客观的清净庄严,客观的美好也离不开我们自身,这两者是互通的。
    就像你们大家现在看到的背投一样,它一定要有一面白的墙,一定要有一台投影机,是这两者所共同产生的作用和结果。也就说,就像看海上的海市蜃楼,如果你给足了条件就能看见,你没有给它条件你就看不见。可以把“唯心净土”和“他方净土”统一起来,在大乘佛教的这种慈悲、智慧、平等的法性当中把它们统一起来。
    我们现在中国的寺庙,由于文化、教育等历史原因,现在信佛的人80%以上都是念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都是信仰净土,虽然寺庙在历史上,尤其是长江两岸,禅宗的寺庙林立,很多。你一看都是某某禅寺,但是大家都在念阿弥陀佛。于是,我们有大德,高僧大德甚至是一些学者,就开始寻找禅和净土之间的连接点。在宋朝有一个有名的大师,他也是国师级的,他开悟之后,有人就问他:“什么是开悟的境界?”他说了一句话,他说:“门前西湖明如镜”。然后,因为禅宗和净土互相有争端,他就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在学术上讲叫调和的色彩,在调和禅宗和净土之间的关系,但是一言以蔽之,不管是禅宗也好是净土也好,在我来看都是过河的桥梁、载人的轮渡。为什么这样说呢?《金刚经》不是我写的,也不是净土宗的人写的,也不是禅宗的人写的,但是《金刚经》里有句话:“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果你真正地明白人的心性,那么你就会明白:“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心灵净化的境界,或者说我们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开悟。比如说下围棋的、搞书画的,在他们的领域里面,同样可以悟到一些高端的形而上的道。搞书画的人他都会知道“法无定法”,佛经里面也讲“法无定法”,那么下围棋的人他会说:“执黑为白”,说你拿到黑的棋子占据白的空间,就是执黑为白。那么搞中国书画的你就会知道,叫“以实带虚,以黑带白。”中国画在宣纸上,它往往就是在空白的地方见精神,不是在你画过的地方见精神,恰恰是在你没有画过的地方,出现了韵味。出现了语言和文字,人的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我想在这里得到一个结论:各行各业,如果你的方法正确,他最终达到的悟境是统一的,只会是一个而不会是两个。因为这样的原因,在中国才有了悟道和不悟道的说法。
    第四个宗派是法相宗。法相这两个字,一般的人也会误解,实际上法相,法就是佛法,相只是佛教的名词概念,如果非要和现在的社会学比较的话,就相当于逻辑学和概念学。法相中要解决的就是逻辑学和概念学,他要找到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并且把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梳理得非常清楚,这就是佛教的法相宗。它的创始人在中国是玄奘法师,当然有些宗派就上升到弥勒菩萨,上升到世亲,那我们不管,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创始人是玄奘法师。玄奘法师的哥哥叫长捷法师。(玄奘法师)俗姓陈,河南偃师县陈家沟人。八岁就出家了,在弥陀寺出家,十六岁在成都的净慈寺受了具足戒,当时他云游了山东、河北、江浙、安徽等地,拜访亲近过很多高僧大德,但是他不满意。他不满意的原因在哪里呢?佛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智慧以为母,方便以为父,诸佛大导师,无不由是出。”就是说,一切人的开悟和成佛,智慧是他最基本的,如果没有智慧的通达,所有的社会上的一些,包括所谓的持戒、放生、布施都会落空,都会偏离航向,因此他恰恰发现,在中国的佛教典籍中缺乏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总共是600卷,讲了十二种般若。我现在在大学里面讲课,就给他们讲四种智慧:文字的智慧、内心关照的智慧、悟道的智慧和活学活用悟道的智慧,讲这四个层面。因为这样的原因,玄奘法师在没有拿到护照的情况下,他三次偷渡出关,越过了123个国家,历经17年到了那兰陀寺,遇到了他的老师戒贤法师。由于他作为一个中原文化的传播者,他有孔孟文化的基础,因为他私塾的底子很厚,同时,他对于道学又有牢固精准的掌握,我想说的是东方智慧的这种通透性和圆融性,恰恰与印度佛教中最高端的智慧相融合了。于是,他在那兰陀寺经过辩论得到了大乘天和解脱天的荣誉称号,带回来很多佛经,他当时回来的时候,整个长安城倾城出动,回来以后就把他供奉在现在的西安的慈云寺,就是你们大家都知道的大雁塔,这个大雁塔实际上是用来供奉佛经的,不是用来像现在供游人参观的,他翻译的佛经就供奉在这个大雁塔里面。他终年67岁,死在翻译经典的案头,于是,我们说玄奘是三种精神:为法忘躯的精神、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无我的大乘佛教精神。他是中国的探险家、旅行家、佛学家、中印文化的使者,中印文化的交流是由他来开辟先河并且完成的,并且在翻译学上贡献很大。他一生共翻译了1670多卷佛经,当然他翻译的队伍是非常庞大的,当时他身边常随他翻译的就有300多人。他最得意的弟子是窥基和圆测,窥基和圆测的墓现在在陕西长安的兴教寺,窥基和圆测是他的两个得意的门生。他翻译过大般若经以后,中国佛教的藏经从此才得以圆满的建立。讲到大藏经的时候,大家知道这个字不念cang念zang,大藏经。藏者,如来藏;藏者,宝藏。在佛眼里看,他的经典是众生精神世界的秘密宝藏,这是从外里讲;如果从内里讲,我们每个人能够明心见性,你都有一个秘密宝藏,只是因为妄想颠倒和业障的覆盖,你不能够开发自己内心秘密的宝藏。没有天线,和天地之间不能够沟通,我们只知道往外求,不知道往内修。这个藏经的藏,含义是很深的,秘密的宝藏,每个人都有,只是没有被开发和利用而已。
    大藏经由三部分组成,在西藏是由四部分组成,在中国是由经、律、论三藏构成的。经的核心的内容是在讲定学,因为芸芸众生是动物,起心动念和社会行动都会有烦恼,会留下业痕,因此所有的佛经里面都在讲一个字——定,人“定”了以后会产生定力,有了定力以后,他原本的智慧就会开发出来。所以经、律、论三藏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叫戒、定、慧,就是可以化繁为简,简单的把经、律、论概括为戒、定、慧。如果对佛学感兴趣的人,实际上我们在理论上有一条横线,就是“戒、定、慧”,所有的律藏——戒学,而这个戒学和国家的法律、公民的道德、个人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个人的守则都密切相关,都属于戒的范畴。不管你是心灵上的戒还是行为上的戒,还是社会的戒,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所谓的文明就可以和秩序划等号,有秩序就是文明,没秩序就是不文明。我们走到任何一个城市去,发现它如此的优雅和平整的时候,一定是有秩序的城市。那么在人之间所建立的秩序叫仁义,在公共关系上所建立的秩序就叫法规。它的语言概念不同,但是它要达到的社会效果是同样的。
    你们到寺庙里面去,会觉得寺庙里面很清静,寺庙里面之所以清静是由两个方面促成的或者三个方面促成的。两个面一个点,一个点就是自觉,两个面就是他律和自律。他律是什么呢?他律就是寺庙里的丛林规矩,你不符合这个规矩就把你撵出山门。所谓自律就是每一个出家人有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条戒,菩萨六重、二十八轻戒,还有在家里的八关斋戒,我们都很清楚,你很清楚你就有守则,有所恪守,有所恪守就不会迷失方向。比如说,我要到别人家里去串聊,我得想一想,别人是不是在打坐,别人吃饭没有。不像我们现代人,随时拿着个手机,不管你是在睡觉还是在吃饭,他打个电话过去。所以说常常让我们郁闷的是,科技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反而不能够驾驭科技的发展,这是让我们特别注意的。
    法相宗由于讲逻辑讲概念,传的时间很短,就慢慢的消失掉了,因为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一些思维上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慧性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而法相宗特别强调逻辑思维,因为这样思维上的原因,我估计它没有禅宗的生命力强,就是因为它太讲道理了。有些太讲道理了生命力就不强,有些很模糊很概念的东西反而生命力就顽强。把庙烧了,把僧尼撵回家了。那个禅宗为什么呢?禅宗就一句话:“我的法不立文字。”六祖惠能有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他脱离了文字就是以心传心了,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历史上的经验。
    它其实所依据的经典叫《解深密经》,如果你研究法相宗的话,必须要看《解深密经》,不看《解深密经》的话就不行。另外,中国佛学院普通的学生他所学的有《百法名门论》、《唯识三十颂》,它里面有逻辑学和因名学,研究得非常好。这就是法相宗。
    律宗的诞生地是在陕西长安的终南山,它的创始人是道宣律师,在历史上律宗总共传了六代,而且这六传是断断续续的,后来经过学术界的研究发现,所谓律宗的这种传承并不是以出家人心地多么的清净,实践多么精严为传承的,不仅仅如此,实践是依靠什么的?是依靠书。律宗的六代祖师都有自己的专著,最后一个人物是谁呢?最后一个人物是民国年间出家的弘一法师,他没有出家以前是音乐家、教育家、戏剧家,后来在佛教里面又成为律师,戒律的律,他同时也是书法家,写一手好字。他对道宣律师的南山三大部进行了科判,所谓进行科判,就是把彼此概念之间的东西抽象出来,列成一张表,让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从道宣到弘一法师,这一系就是律宗。最早的戒律,就是我们出家人最早的戒律。研究法典的人就会发现,法律这个概念,一个是从古希腊的法典中产生的,一个是在古印度的出家人的丛林当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佛教是法律的一个来源。这个僧团在一起,有共住的院有自己所遵循的守则,就是有了法典了,最早对出家人约束的这些法典叫《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要研究戒律的话就必须了解这几本书。讲到律的话就讲讲戒律这两个字,律是律仪,行住坐卧、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家庭教育、完全人格都在这个律仪当中。戒是什么呢?梵语的意思叫“波罗提目叉”,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叫学处,再进一步翻译成大家能听懂的话就是说:“你们这些出家人在哪里去修行呢?在戒律当中去修行。”于是,我看到有些人把戒律弄得特别的死,特别的教条,把自己弄得很痛苦。这个戒律既然是要人解脱,但是戒律把比丘和比丘尼弄得这么死,戒律的真正目的在哪里?后来我研修了戒律全书以后,发现它是这么一种关系:法是河水,戒律是堤坝。堤坝是用来拦截河水的,如果河水不漫流的话,我们就不会去垒坝。于是,我们又发现,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悟道以后的十二年间没有戒律。你们大家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呢?看南怀瑾的学生劳政武写的一本《戒律学》,劳政武用了十多年写了这本二十多万字的书叫《戒律学》。《戒律学》里面分了五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非常客观地探讨了戒律的产生,戒律的产生又分了三个原则——比丘不犯戒,佛不制戒。它是很尊重人性的,没有触犯国法和国法不相冲突,佛不制戒;没有扰乱你的清净心,佛不制戒。也就是说佛陀从来没有说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你自觉的话你可以什么都不做。而我们今天的人对它的理解没有达到生命的高度的自觉,完全把它当成一个缰绳。然后第二部分,他调研了当时古代印度的社会规章制度和佛教戒律之间的关系,更为优秀的是,他把我们今天的法律和佛教的戒律进行了链接,这个链接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个链接的结果是佛教戒律是“有罪无罚”。比如说一个出家人杀生了,如果不是有意地伤害到生命了,在佛教的戒律中叫“忏悔罪”,但是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说,因为你杀了一只猫或杀了一只老鼠就把你的头剁掉,这叫“有罪无刑”。那么既然是“有罪无刑”,我们突然就恍然大悟了,原来佛教中的戒律属于道德的约束。既然它是一个宗教的道德的约束,那么它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和人性之间的约束又是什么关系?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在这里我就随便讲一句,我们今天对于佛教的思想理论的研究和文化的弘传,那简直是荒漠。人类社会到了较高阶段,它是有这种需求的,比如说我们从资本社会到知本社会,下一个时段应该是慧性的社会,谁有智慧谁就可以有最好发展,谁就可以站在最前列。就这样一说,大家知道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密宗。这里首先要理清一个问题,我们有很多人不读书不思考,一讲到密宗,就说:“哎呀,那就是西藏,西藏就是密宗。”我明确告诉你,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统称为三大语系的佛教。凡以藏语念经的就叫藏传佛教,凡以巴利语念经的就叫巴利语系佛教,凡以汉语来解读佛经的就叫汉语系佛教,包括韩国、日本、新加坡都属于汉语系的佛教。同时,藏传佛教和汉语系佛教统称为大乘佛教,南传佛教统称为小乘佛教。就是把雪山以北的称为“摩诃衍那”,雪山以南的称为“铁喇佤达”, “摩诃”是“大”, “衍那”就是佛教。在中国汉地,长安西郊的兴教寺,在唐代的时候就是一个密宗的道场,当时唐代的密宗除了兴教寺以外还有青龙寺。你们大家去旅游的时候就会看到还有一个青龙寺,当时出现了三大士,就是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个人。三个人把汉地的密宗不断地发扬光大,这一路就传下来了。所以说,不能够笼统地说藏传佛教就是密宗,实际上西藏的佛教分五大林派,按照民间的分法有:黑教、白教、红教、花教、黄教。我们大家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戴个尖尖的黄帽子的,多数属于宗喀巴大师整治和改良以后的藏传佛教,叫格鲁派(黄教)。还有萨迦派,还有西藏原本的一个宗教,叫苯波教,相当于中国的道教。更奇怪的是,我们汉地的道教竟然和西藏当地的苯波教产生了联姻的关系,他们有些学术的交流,包括有一些修行方法都很接近。而这个藏传佛教里面的萨迦派修行的法本,和我们汉地的禅宗一脉相承。所以有很多人,所谓学法修法都停留在表面,盲目的追捧,带着某种好奇和猎奇的色彩,真正按照法理讲,尤其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一定要把这些概念搞清楚,它不是那样的。
    下一个宗派就是华严宗。华严宗当然是以《华严经》为代表,《华严经》有《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是三个不同的翻译的版本。那么《华严经》里面在讲什么呢?在讲这么四件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讲世界宇宙万物的事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四重玄文。如果你翻开《华严经》,它里面贯穿着一个人物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但在他五十三参的路上,他把内学和外学全部都学了,思想体系是非常庞大的。华严宗的创始人是杜顺和尚,也是在陕西长安的什么寺(华严寺),我一下忘记了,也是在那里创立的。
    佛教里面的八个宗派有六个宗派都是在长安产生的,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出来,从西域到敦煌,从敦煌到长安,从长安到洛阳,它是有一个传入的线路,是渐进的,慢慢由西域往中原前进。于是,有一个英国人写了一本书,特别有意思,他说沿着石窟找到佛教的线索。那本书我翻看了一下,很有意思,佛教每到一座山上就开凿山崖,开始刻经,开始造佛像,所以说你沿着这个山洞就能找到佛教的线索。在我们中国的大地上有这么两个线索,一个线索是从敦煌一直到我们大家都知道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洛阳的龙门石窟,一路就过来了;另一支是由宁夏往蒙古走了,非常有意思的,这需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带着思想做大量的社会调研,才能知道。
《华严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华严世界,它说我们的世界像一朵莲花一样,花瓣是重重包裹,重重无尽,说这个华严世界是重重无尽的。我们大家现在常看到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就出自《华严经》,我们现在讲的世界、海、云的概念、海量这些(词汇),很多概念都是出自《华严经》。所以说如果要研究华严宗的话,就必须要对《华严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那么,最后一个宗派是天台宗。这是隋朝产生的一个宗派,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因为它产生在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但是这里大家要知道一个线索,实际上它真正的产生地在湖南的南岳,慧文、慧思是马祖门下的高徒,他们两个创立的天台宗,后来到了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以后,是智者大师把天台宗发扬光大。如果作为知识分子,你对于这一块(要有所了解),因为天台宗和知识分子的知识和学养非常靠近。如果你对天台宗感兴趣,要看《小止观》和《大止观》,《小止观》又叫《童蒙止观六妙法门》,专门教你参禅打坐的步骤,而《摩诃止观》是更高一个档次。除此以外所依据的经本,就是任何一个宗派它所依据的法本,你不能凭口去说,它所依据的经典是《妙法莲花经》。

(责任编辑: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