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之三

时间:2012-12-28 21:38  来源:洗心禅寺   作者:妙华法师    摄影:  点击:
                         第三章 佛国品

一、概说:

  品,是品目,根据文意划出,以利学修方便。佛国,诸佛国土,佛本无所依,也就无国土疆域可言。但就依报说,以众生心为国土,而起种种方便教化。如言国家,必然包括其人民、土地、政权等。同业众生共同感生一区域,各有有缘应机之佛应化施教,佛为教化的主人,依主人而立其名,所以叫佛国,也叫佛土。从时间、空间立名也可以叫佛世界。“如是”的“如”,是不变的意思。“是”,是不易的意思。因为诸法从现象上看千差万别,形形色色,但从法性上说,则“法尔如是,本自如如,”所谓“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如如不动,原本如此,所以叫如是。浅义上讲,可诠解成:我(阿难)当时是这样听佛说的。我闻,我闻是阿难自称,说明这部经是他亲闻佛说的,真实不虚。我,有迷情执着的我和圣道假设的我,前者是业习和父母精血合成的我,后者是证真的常乐我净的我,为教随俗方便施设的假我。亲耳听到,不从他传听,所以自证亲闻,证佛亲说,合起讲就是:阿难我当时是这样亲自听佛说的。

  阿难,汉译庆喜,是佛成道日诞生的,20随佛出家。那么,20岁以前佛所说的法他是怎样听到的呢?如没有听到,佛入灭后结集圣典,他又如何忆解出佛所说法呢?报恩经中认为有三:一是传闻,二是佛为重说,三是佛具有两种心,一者第一义谛心,二者世俗心,当佛入世俗心时,能使阿难了知他过去所说的经法。《大智度论》说,“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随侍佛前后20多年,忆持力强,听经最多,所以在佛陀十大弟子中他多闻第一。又阿难是声闻人,怎能亲闻听授《维摩经》这样的大法呢?

  《大乘集法》经中说有三种阿难:
  1、阿难陀,是受持声闻藏的;
  2、阿难海,是受持缘觉藏的;
  3、阿难衍,是受持摩诃衍即大乘藏的。
  所以受持大乘法的是阿难衍阿难。

二、奄园胜会:


  一时,佛在毗耶离奄罗树园。

  一时,是虚指时间,若定在几时几刻,则会因区域差异而影响正法流播,讲此经的时候也未得直截了当。佛说法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地狱,无处不是佛教化的道场,呆板定时是凡夫俗子的观念。从圣义上讲“师资道合,机教相投”,“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肇注说,“法王启运嘉集之时也。”

  佛,是教主,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其德相。在此就是释迦牟尼佛,汉译能仁寂默。

  毗耶离,汉译广严城,因此城广大庄严而得名。又译作“好稻”,又译作“好道,”因其城中人民有德行,五谷丰登,乐善好施,所以得名。

  奄罗树园,罗,梵名树名,汉译“难分别”,这树种中国少见,其果实似桃非桃,似柰非柰。本经是佛在广严城奄罗树园中说的,所以结集圣典的人在此以明。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

  比丘,有三义:乞士、破恶、怖魔。出家比丘上乞佛法以资养法身慧命,非乞饭食以营养生命,故名乞士;又破十恶,行十善,故名破恶;魔王以浊欲为乐业,比丘出家修持净戒,魔子魔孙减少,故恶魔浊欲被净戒所破,故名怖魔。

  菩萨三万二千。

  菩萨是梵语,具足应为“菩提萨陲,”汉译有十名:“开士”,“大道心众生”,“自觉觉他,”“始士”,“高士”,“无上道心”,“大道心成就众生”,“佛道成就众生”,“觉有情”。以“觉有情”为正译,白话文就是,“觉悟的众生,”或“觉悟的人。”摄论中说,“有志有能,故名菩萨。”菩萨自利利他,积极进取救世,和小乘人的自利不同,世人不加深思,误认为佛教是一空到底的消极隐世主义者,实在是绝大的错误。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已任。所谓,“菩萨发心,自未度而先度人,”这种舍已为人的精神,正是佛教的最高价值所在,怎能说佛教是消积的呢?


  《法华文句》说,佛说法听众有四种: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结缘众。现在这三万三千的菩萨便是四众中的影响众。

  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自此以下赞叹大菩萨的福智妙行。僧肇注说,“大士处世,犹日月之升天,有目之士,谁不知识。”也有译释为,“众所敬仰。”什曰,“梵本云,多知多识,显德应时,故物咸知识。物咸知识,故敬之者众。”

  接下别叹菩萨的德智。

  智有三类:
  一、一切智,是二乘了知诸法空相的总的智慧。
  二、道种智,是菩萨了知诸法差别相的别的智慧。
  三、一切种智,是佛陀世出世法,不二法门圆满的究竟智慧。

  这里的“大智”指的是道种智,兼指一切种智,因为菩萨的果地就是佛。菩萨的“本行”就是“四摄”,“六度”,“三明”,“六通”等无量诸行。菩萨以大智做眼目,以万行做手足,足目互用,智行具足,到达清凉果地,完成度生事业。现在这到会的三万二千菩萨众大智和本行全都成就了。

  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具备了六度万行。

  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自度度人,须有三种威力:第一,诸佛威神之力;第二,修行的定力;第三,自己本有的功德力。

  折衷疏说,“建立,即加被意。天泽无私,不润枯槁。二乘劣德,佛不能加;菩萨内德即就外感佛加。允契佛心,师资道协故,此叹内就外加德也。”

  什注说“……佛所念也。为佛所念,则莫能沮坏。犹如鱼子,为母所念,必得成就也。”“所建立者,道根必深也。”

  诸菩萨,广修自利利他之行,深契佛心,但由诸佛的威神之力在冥资加被,更助成菩萨一切行门的成功,故说“诸佛威神之所建立。”建立,就是加被而成的意思。

  为护法城,受持正法;

  什注说,“法城即实相法也。”肇注说,“外为护法之城,内有受持之固。”

  抓衷疏说,“护法者,凡小不能持正法者,由无外捍之德。能为佛法金汤,则外魔不入,佛法久住;又以始觉之智,护本觉之理,不使妄念魔侵。持自心正法,亦护法意。”

  普通的城是防外贼侵扰,法城是防波旬外道的侵扰。菩萨内能受持正法不失,即是住持正法,外为护法之城,惊怖波旬外道,使令佛法
久住。如胜曼经所说:“摄受正法者,即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入八万四千法门,舍身命财而护持故。”

  能师子吼,名闻十方;

  肇注说,“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后句什注说,“今云名闻十方者,谓道风遐扇,闻其名也。”肇注又说,“行满天下,称无不普。”折衷疏说,“师子兽中之王,师子一吼,百兽脑裂,以喻无畏。说法无畏,名称普闻……叹说法德。”狮子是百兽之王,它一吼,能使群兽摄怖而敛迹,正喻菩萨得到无碍智理,随机说法,无所怖畏,降伏邪魔。永嘉证道歌中说:“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菩萨做狮子吼,名声远播,自然也普遍于一切处了。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

  肇注说,真正的朋友不用请自然会来,就象慈母系念着婴儿。什注说,“圣以慈应,故不祈而往。往必与亲,亲必为护。心常安住,无阂解脱。”折衷疏说:“请而后友,菩萨之随机,不请而友,菩萨之本愿。”

  菩萨以大悲为本,所以不必众生来请,视众生如挚友一般去教化他。如月亮映水一般,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月,真可谓,“随缘赴感靡不周。”至于请而友之,那是契机契理的方便妙用而己。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

  肇注说:“继佛种则三宝隆。”罗什则认为,这是“宣通经法之谓也。”是说积善累功,佛自然成。佛成就有法,有法必有僧,兴隆三宝的功德在后世相续不断。

  折衷疏则说:“三宝乃照世之光明,若非人弘,必至断绝,弘传大法,普度群生,诸佛法身慧命不断。”

  佛法僧三宝是暗夜明灯,苦海舟楫,若不努力弘传,必致灭绝,菩萨担荷如来家业,所以他要兴隆三宝,令正法久住。《华严经·明法品》说:“发菩提心,佛宝不断;开说正法,法宝不断;受持戒行,僧宝不断。”菩萨说法度生便是绍隆三宝的明证。

  三宝有“别相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三种。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三种三宝是相互融摄的。在现在,去佛时遥,一体三宝要依怙住持三宝修得,而成别相三宝的,所以住持三宝的弘传是非常重要的。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罗什注说,魔有四魔。一、“得无生忍,烦恼永断,故降欲魔。”二、“得法身,则更不得身,故降身魔。”三、“无身则无死,故降死魔。”三、“无三魔,则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制诸外道如舍利弗,与外道论争七个昼夜,然后获得胜利。

  折衷疏说,外道虽多(有九十六种)不出有无等四见。菩萨离过绝非,则无不制伏。菩萨为要正法久住,推邪辅正,自然要降伏天魔的纵
横,制止外道的跋扈。梵语“魔罗”,汉意“杀者”,是断杀人法身慧命之意。如罗什的注有四种魔:1、烦恼魔。2、欲魔。3、死魔。4、天魔。当时印度外道,共有九十六种之多,依他们所持的主要理论归纳起来,不外乎断见和常见二种。执持断见者认为人死如灯灭,拔无因果;执持常见的认为人死以后还会是人,一切不变。所以佛子以降伏魔怨,制诸外道为已任,以显扬佛法之正见。   

  此句语体文的意思是:降伏四种邪魔,制伏九十六种外道;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

  肇注说,盖有五盖,缠有十缠,及无身缠。“身、口、意三业悉净,则盖缠不能累也。”罗什则说,离盖缠有二种:一、持戒清净盖缠不起;二、世俗道断,断而未尽,当其不起,亦名为离。

  折衷疏说,“无碍解脱,即大解脱,因盖缠不离,故不能得。今即能离,即解脱矣!”

  菩萨对于结使烦恼大都能断伏,留惑润生也先以智照,而后起用,不尽而尽,故曰“悉已清净。”五盖十缠覆盖众生真性,使之不得出离三界樊笼,而得大自在。菩萨不被盖缠所缚,得大解脱,所以说,“永离盖缠。”五盖是:贪欲,嗔恚,愚痴,睡眠,掉举;十缠是:忿恚,隐覆自罪,意识昏迷,五情暗冥,游嬉,三业躁动,屏处起罪不自羞,财法不肯惠施,他荣心生执恼。这些恶法障碍止观,闭塞定慧,所以叫做盖缠。

  心常安住,无碍解脱;

  什注说,“于事无碍,故言无碍。无碍故解脱,……于中通达自在无碍,未能如佛一切无碍。”折衷疏则说,无碍解脱即大解脱,因盖缠不离,所以得不了解脱,今即能离盖缠,即得解脱。疏赞云:“无碍即无障,解脱即智门;”由于菩萨永离盖缠的缘故,则能通达诸法无碍,所以心常安住无碍解脱的妙智门中。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

  肇注说,“念,正念,定,正定;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忘谓之持。”持有二种:一、有心相应持;二、不相应持。什注说,“念者无上道念也。”

  折衷疏说:“念即是戒。总持者,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辩才是慧,三学总持,乃菩萨四璎珞行。菩萨以此四行庄严法身。”对法论云:“总持者,陀罗尼也,念慧为体,能以少功,广含多义,能总任持,名为总持。”辩,有四无碍辩。一、法无碍辩。二、义无碍辩。三、辞无碍辩。四、乐说无碍辩。从天台止观来看,念就是观,定就是止,菩萨念定总持,念即是定,定即是念,念定凝然,寂然同时,所以就能辩才无碍如悬河不断了。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

  什注说:“六度具足,则自事已毕。自事已毕,则方便度人。度人之广,莫若神通。神通即具,乃化众生。”折衷疏进一步诠说说,布施等,即是十波罗蜜,方便力中含智愿二度,是赞叹四摄六度等无量功德。

  四摄六度法门是一切菩萨修行的本行。再从禅定中开出愿和力,从般若中开出智和方便,则成十度,所以文中“方便”是“般若”的用,“力”则是“愿”的形式。
方便有二种:一、回向方便,二、拔济方便;

  愿有二种;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


  力有二种;一、思择力,二、修习力;

  智有二种:一、受用法乐智,二、成就有情智。

  《摄大乘论》中将六度中第一度析分三品,成十八度。

  布施三品: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
  持戒三品: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忍辱三品: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精进三品: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禅定三品: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
  智慧三品:一、生空慧,二、法空慧,三、俱空慧;智慧及其两种愿力全都具足了。
  逮无所得,不起法忍。

  什注说,“有识以来,未能信能受。忍不恐怖,安住不动,故名为忍。”僧肇说,忍,就是无生慧,因为能堪受实相,所以叫做忍。证得这法忍,则于法“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所以说,无所得不起法忍。

  折衷疏解释为,逮,是“至”,破无明惑,证无生法忍,了无所得。既然证得此法忍,就不会退转菩提。菩萨虽然已得此道,又怜念未得之人,就又住在此忍中,随机说法,开导群机,令不退转菩提。无所得是相对于有所得而言,凡夫执着一切法有所得,实质上诸法皆空,有何得可言。菩萨证诸法性空,了无所得。度众生不作众生想,故无法忍可言。心经所谓,“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若起法忍,就有所得,有所得就和法性相违,也不是八地以上菩萨证得法本如如不动的行径了。无生法忍有三种:一、本性无生忍,二、自然无生忍,三、惑苦无生忍。

  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

  肇注说,“无生之道,无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诸佛既转此轮,诸大士亦能随顺而转之。”“善解法相”等,肇注说,“诸法殊相无不解,群生异根无不知。”

  折衷疏诠解说,“解法知根者,解佛法门,知众生根,如世良医,善识方药,又能识病。”

  菩萨证得真智,能恒顺真理不失,并能将自己证得的真理,随机施教的开示有情。不退有四义:一、信不退,二、念不退,三、行不退,四、证不退。“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菩萨一一能知,所以能应病与药,随机赴感了。

  盖诸大众,得无所畏;

  什注说,盖,“明其超出。”“今能说能行故名无畏。”

  折衷疏说,“盖诸大众者,威德自在,回超一切,此叹超群无畏德。”菩萨修行四无量心,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普盖大众,无所畏怖。菩萨四无畏是:一、总持无畏,二、决疑无畏,三、知根无畏,四、答报无畏;正如所谓:“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坐遍天下,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以上是菩萨因地四无畏;佛果的四无畏是: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尽道无畏。佛菩萨之所以有四无畏的因果,与其慧力、愿力、信力有内在联系。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   


  肇注说,“心以智德为严,形以相好为饰;严心所以进道,饰形所以靡俗。”折衷疏承接上句说:“功德庄严,最为第一。”菩萨以功德智慧庄严其心,有别于凡夫以诸珠宝装饰其外形而忽视内心的净化;因其内有修德,所以感生相好殊胜的色像。所谓“修功德以资解脱,修智慧以资般若,修相好以资法身。”虽没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在九法界中菩萨的色相堪称第一。世间人以金银璃琉珊瑚玛瑙赤珠等宝为稀有珍贵,所以用来美化妆饰自己的形体,殊不知真正的美应是智慧及一切善法。菩萨以功德智慧庄严自己,所以不专注修饰而自然溢美,自然对世间俗物不屑一顾了。正因为如此,他舍弃世间所有用来打扮自己的东西。

  名称高远,逾於须弥;

  肇注说,“前闻十方,取其远也;今逾须弥,取其高也。”折衷疏概括说,“菩萨名称,回超法界。”菩萨教化十方,道名德声,广播大千,远而且高,好象超过须弥山一样。须弥是梵语,汉译妙高山,佛教认为是娑婆世界最高的山,出水高八万由旬,四宝所成:东面金、西面银、南琉璃、北水精。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

  折衷疏说,“金刚最坚利,能坏万物,”而万物不能坏金刚。这是比喻大乘信心,能坏一切信心,而一切信心不能坏大乘信心。七地以上菩萨信心坚固,永不坏失,就象金刚一样,不为邪说所惑,唯其不为邪说所诱而动,所以称为坚固的正信。信又由三部分组成:一、信实,二、信德,三、信能。

  法宝普照,如雨甘露;

  肇注说,“法宝光无不照,照痴冥也。泽无不润,润生死也,喻海有神宝,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润枯槁也。”

  折衷疏说,法宝就是智慧宝,用智慧宝,“普照群机,随机说法。”众生得到菩萨法宝的照耀,破除所有愚痴和黑暗,好比干渴的人,得到甘露水一样,生命得以泽润。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肇注说,“殊类异音既善其言,而复超胜。”折衷疏说,“说法时,其声微妙,悦可众心。”
  说法音声有六十三支,是以音声大作佛事。概括为五种美妙音声:一、如雷音,二、清撤无闻,三、入心敬爱,四、谛了而解,五、听者无厌。菩萨说法的音声非常微妙,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大智度论》说:“迦陵在壳,声逾众鸟。”正合菩萨“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肇注说,“深入,谓智深解也;解法从缘起,则邪见无由生。有无二见,群迷多惑,大士六尽,故无余习。”

  折衷疏则说,深入缘起,就是因缘生法,就是空假中,“妙达即中,名曰深入。既达即中,能断有无二边邪见。”不但要断邪见等见惑,还要断其余四住地等五住烦恼。

        佛教的主要教理,重在阐明缘起性空,真空妙有的道理。如性宗谈真如缘起,相宗谈赖耶缘起,华严谈法界缘起等。摄论说有三种缘起:一、爱非爱道缘起,二、受用缘起,三、自性缘起。菩萨以大智深入各种缘起,了达诸法底源,知道诸法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也不是无因
和共因生,所入就能悟入缘起无生的道理。虽是无生,而无不生,不落于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邪见和断见,而是常处中道,圆融无碍,就连菩萨四住地等五住烦恼的余习也没有了。

  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什注说,“上明一切时无畏,此明说法无畏;上狮子吼,明德音远振,此明能说实法,众咸敬顺,犹狮子吼,威摄群兽。”

  折衷疏说:演,就是演扬流布,使令不绝。讲,是诠说析理以显法之了义。狮子比喻无畏,如前文所说。雷振有三义:一、肃物。菩萨讲说,具足威仪,能令物肃故。二、起蛰义。法音振击,能动宿生善根故。三、致雨,法雨普滋,能润众生枯槁故。

  菩萨说法,无所畏惧,他发出的法音,有如狮子吼一般使人敬顺,亦如雷振一样,能够惊醒沉迷群盲。

  无有量,已过量;

  肇注说,“既得法身,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无量。”折衷疏说,道德日趋深入,那么法界数量就日减,乃至消灭,这样道德就超过一切数量的表述。

  法身是无形无相的,遍一切处,非大非小,超过象数之外。菩萨从性海流露出来的法音也是没有限量的,众生以有限的心量测度菩萨的境象,自然犹如以米尺度量虚空一样徒劳了。

  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

  肇注说,此句是引导众生入大乘海,采众法宝使必获无难,就象海师善于引导商人获得夜明珠。并明了所有法的真实意趣。

  折衷疏说,“……菩萨导师亦然,导引一切众生至佛法海藏,采集法宝而回。然集而不达,如得至宝,不能辨其功能,今又了达深义,如已得宝,复辨识其功。”

  菩萨引导众生入于大乘法海,采集一切法财德宝,如航海舵师,导诸商人入大海采集珠宝一样。菩萨对诸法权实、了义不了义,有无、大小、顿渐……这些法门的微妙同异都能明了通达,如海导师,不但能导航,而且能分别明了诸海宝藏异同。

  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

  肇注说,“六趣往来,心行美恶,悉善知。”

  折衷疏云:知道众生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途经,及其果报,和起心动念的原因。

  综合两种解释是:众生往来六道受生,和心中所作善恶诸业,菩萨也了若指掌,历历分明。
所趣,是趣向和道路之意;心行,是起心动念微细的因由;有善恶的业因,必招善恶的业果,这是佛教因果律之一种。

  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


  什注说,诸佛的智慧没有能与之相提并论者,而此大菩萨(例,维摩是古佛金粟如来)能和佛相近等。从实相来说也无所谓近等,唯佛与佛近等,一般的菩萨相近而未能相等,所以说,“近无等等,”。

  肇说:“佛道超绝,无与等者,唯佛佛自等,”所以叫无等等。“所以辨其等者,明第一大道,理无不及,平若虚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是佛自在慧方便妙用的具体体现,“大士虽未全具佛慧,且以近矣。”

  折衷疏说:“此叹知机近佛德。”

  诸佛的平等大智慧,是无人能和他相等的,但位居妙觉的菩萨其智慧是将可以和佛相近而相等的,就是无等而能等之。诸法的真如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而菩萨所证的真实相理,与诸佛所证的真实相理相邻不远,所以叫做近。菩萨的智慧既能和诸佛相近,所以也能获得十力、四无畏和十八不共法。菩萨因地的十力是;一、发一切智心坚固力,二、不舍众生大慈力,三、具足大悲力,四、信一切佛法精进力,五、思行禅定力;六、除二边智慧力;七、成熟众生力;八、观法实相力;九、入三解脱力;十、无碍智力;具足这十大力,所以就有大无畏的精神。佛果的十力是:一、因果;二、业;三、定;四、根;五、欲;六、界;七、处;八、宿命;九、天眼;十、漏尽;十八不共法是显示这十八法和二乘法不共,分别是:一、身业无失;二、口业无失;三、意业无失;四、无不定心;五、无异想心;六、无不知心;七、欲无减;八、念无减;九、精进无减;十、智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身业随智慧行;十四、口业随智慧行;十五、意业随智慧行;十六、知过去无碍;十七、知现在无碍;十八、知未来无碍;此句文义是:菩萨智慧和无等等佛的自在慧相近等,也具足十力、四无畏和十八种不同二乘的法。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

  肇注说,“法身无生而无不生,”无生,所以恶道之门关闭;无不生,所以诸佛菩萨在五道中以现其身。

  折衷疏高度概括说:“大智断惑,故关闭恶趣之门;大悲度生,故现五道之身。”恶趣,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但也包括了天、人、阿修罗的三善道,因为都会轮转三界,循环生死。五道,是因为阿修罗散在天人鬼畜之中。从菩萨所证得的法身说,无形无相,不圬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没有生灭,实则就是关闭了恶趣之门,不再如凡夫一样六道流转;从方便度生起用来说,菩萨以大悲故不舍群生,所以又在六道中现身,这犹如月亮一样映现在千江之中,自性依然清净光明。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肇注说,佛法法药,善于治疗众病,因此,比做医王。

  折衷疏说:“良医疗病,贵于善疗;应病与药,妙在服行;不服不行,与之无功。按方治病,疗亦非善。菩萨度生,通权达变。妙识时宜,亦复如是。”众生身体有病,可以自己调养,或请世医治疗;但所害贪、嗔、痴、慢、疑、见诸病,就必须法药才能奏效。菩萨为大医王,以其入世度生的精神广学五明,善解法相,明了事理,知众生各种根基及所得病症。故而,应病与药,使其依法服行,断除烦恼得身心轻安。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肇注说,“无德不备,”所以无量功德都能成就。“群生无量,所好不同,故修无量净土,以应彼殊好。”承上文又阐述说,法身是无形无声的,“应物故形声”,岂有得以见闻而不受益呢。又“功不虚没”,“所作必成,兼以度人,故不虚也。”

  无量功德,是指正报所具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畏等,内在功德,皆已成就,无量佛土,是指依报,亦已庄严。以上所说一切依正庄严的功德,这三万二千菩萨,都是具足无缺的。且有见其形,或闻其名的人,无不蒙受利益,因菩萨举心措意,凡所施为,无非善事,决不会虚弃其功的。


  无不蒙受利益,所有所作所为,也不会唐捐;所有这些功德,菩萨全都具足了。


 
 

(责任编辑: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