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什注说:“信乐发中,相现于外。”
当时大众们在大法会上亲见佛合盖现土,深心赞叹,所以,身口意三业皈敬是顺情合理的。
口叹“未曾有”,双手合什,目“不暂舍”,表现出大众诚心恭敬,恋念不舍之意。
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久积净业称无量,道众以寂故稽首。
什注说,众人虽然看见佛所作的神变,但不知所变的原由,为了使其“推宗有在”,“信乐弥深”,所以以偈语赞佛。
肇注则说,“形敬不足,以写心,故复赞之咏之”。
吉藏义疏说,说偈共有两个意义:一、以概括的言辞摄佛所有德行,二、因偈辞美妙使听闻者欢悦。不论言词多少,俱备四句,方可成偈。偈是梵音,颂是音辞,偈颂合称为了意义明了。(此种组词方法,译文术语称华梵并举)所以偈叹有四种因缘:一、奉盖为表明财供养,说偈赞叹以析明法供养。二、上文以身业恭敬,现在以口业供养。三、前文阐明形体恭敬,不足以写心,现在以心思妙言,咏之于口,则三业供养恭敬具足。四、使众人知晓神变之所由。偈颂分五部分:一、赞叹本德,二、赞美迹用,三、再叹本德,四、再叹迹用,五、总结赞颂。折衷疏释前四句偈说,西域有青色莲花瓣,黑白分明,如来的眼目生得就象这青莲花瓣。如来应身有九十七种大人相。……现在唯独赞如来目相,因为人相好丑重在面目,面相又重在眼目,现在“赞目一相,以摄其余”。所以此句赞佛色相。
第二句。禅定之乐,令人易生染著,如来以法界慧海,全都照破,所以此句赞佛心。
第三句。如来三僧祗劫,积功累行,修无量业,但是,净业虽多,不出三业。一、三惑断尽,三智圆满,意业清净;二、二死永亡,三身圆证,身业清净;三、五语如弦、八音弘扬,口业清净。所以赞佛三业清净,积德无量。
第四句。凡夫执有,被有所动,二乘执空被空所动,菩萨被中道所动,所以五住不净,二死不空,如来以第一寂灭而开导他们。所以此句叹佛慈悲。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吉藏义疏说,这第二偈赞叹迹用,如来以“形德为本,神通之用为迹”,所以第一偈赞颂德本,现在赞叹迹用。
这四句偈是叹佛陀合盖现土的神变不可思议。《正观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罗汉缘觉,三、法身大士,佛于三圣中独尊,所以称为大圣。不可测度为神,改质即称为变。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又有此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堪称大圣。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于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注说,世俗间的国王用其权力统理人民,所以他的恩泽能普及全国,出世间的法王用其法力统领凡圣,所以能法雨无边。又对于诸法不同性相善于分别,而“不乖一相”(即第一义),又能“自在于法。法无定相,随应而辨。为好异者辨异,而不乖同;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异。同异殊辨,而俱适法相,故得自在”。
折衷疏从中观立场出发概括此六句说,……佛陀具足权实二种智慧,以权智说法,即以实智照理,照理不碍说法,说法不碍照理,“理量齐鉴,权实双融。”,所以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也,”。
这六句是再叹佛陀本德,由叹自在和叹法施不可思议组成。按吉藏义疏说,此文共有五叹:一、法王叹,二、法海叹,三、山王叹,四、虚空叹,五、人宝叹。佛陀于法得大自在,实相不动,妙用无穷,法中之王所以称法王。佛的自在依摄论解有十种:一、寿自在,二、心自在,三、财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胜解自在,七、愿自在,八、神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佛陀得此十种自在的本真是因其契证诸法本自不生不灭,如如不动,所以从自性法海流出没有限量的妙用,以契应众根,教化群迷。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吉藏义疏说,“以俗谛故不可为无,真谛故不可为有,如来立正谛,为破有无二见,……所以,菩萨安住真俗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为执著有者说无,为著无者说有”。又“俗谛是因缘假有,假有不可定有,假无不可定无,非有非无,即是中道”。所以说,“说法不有亦不无”。既然已经离舍固定的有无,就是因缘所生法,“离定有无,所谓破邪,因缘所生,名为显正,文约义周”。又释后两句说,“以无我人,是故非有,而不失因果,所以非无”。
折衷疏从般若离四句绝百非,以达实相的角度出发,概括说,法体非有,有堕增益谤;法体非无,无堕损减谛;世尊“离过绝非,迥超名数,一代时教,不异无言”。三乘十二分教,同一实相。诸法生,是因机感因缘,才有一代时教。无我两句,……是说“虽缘起性空,而业果不坏,”佛依二谛说法本来就是这样。又,诸法本性寂然不动,本来不落于有,亦不落于无,由于种种因缘会合,所以便有幻想的法相。又,依真义说无我,无造,无受者,依俗义浅说,法相宛然。所以善恶业报是不失的。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之,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第一句,肇注说,佛道力深固,魔罗那里能敌挡得住;
第二句,什注说,甘露灭梵本说,就是寂灭甘露,“寂灭甘露即实相”。先降魔,然后成甘露寂灭大觉之道。
第三句什注说,已无心意,就是无别意;无受行,就是无受想行;“至人冥真体寂,空虚其怀,虽复万法普照,而心未曾有。”肇注说,是“无心伏物,而物无不伏”。
折衷疏说,世尊在菩提树下将成正觉,魔王恐怖,兴兵扰害,世尊用慈力降伏他们,魔罗无能为力,退隐而去。释第二句说,忉利天圆生树花,有甘露,食后可以长生,比喻寂灭之理,证得它便可以“回起生死”。释第三句说,心就是识阴,意即想阴,如来即成正觉,则五阴皆空。第四句:九十六种处道皆不离五阴,我今五阴即空,无不摧伏。此颂主要是赞佛能降魔怨和制诸外道。魔有四种魔,外道,是中性词,意谓心外求法,称之外道。
世尊最初成道用慈力降伏魔罗,证得寂灭犹如甘露的大道,已经远离五蕴的缠缚,并且所有外道都被他摧伏。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
(责任编辑:悟德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