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华寺新建成的山门
沉寂两年多的南海西华寺考古日前全面进入二期阶段,考古人员将对大殿遗址全面挖掘,试图探寻大殿底下的秘密。
12月20日上午,广东省、佛山市及南海区的多位考古专家前往南海区里水镇西华寺考古现场,了解考古最新进展。
目前,已经发现部分明清时期的大殿建筑构建,其中一个南汉时期的特大柱础成了最新发现,其65厘米的直径比广州南越宫署南汉时期的建筑柱础还要大,初步判定南汉时期的西华寺已经是官制寺院。
据悉,自2006年村民挖出500多年历史石碑而引发轰动之后,这座屡有千年文物出现的寺庙,相继出土千年古井,南汉、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建筑构建、石碑等文物,充分证明西华寺在明代就是官制寺院。
当时有专家猜测,大殿遗址地下可能存在地宫,这一悬念一直萦绕其中。此次二期考古将于明年春节前结束,届时关于地宫是否存在等种种悬念将会揭晓。
现场:
正挖掘大殿地块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西华寺二期考古现场,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古寺原址的大殿地块埋头发掘。记者看到,高于之前挖掘的前殿近两米的大殿遗址,被一个叉字形图案分成四个方块,里面泥土的架构清晰可见。
其中,在前面两个区间的大殿柱础之下,工作人员挖掘出四个夯土洞,四洞为边长1米左右的正方形,深达1.5米。“这是古人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就像现在的打桩那样,在柱础之下夯土,这样整个大殿的地基就结实了。”记者看到,在其中一个夯土洞内,有一块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柱础静立其中。
现场负责此考古项目的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古建筑研究史专家郭顺利告诉记者,本月初动工至今,已经挖掘到了第二层的阶段,并将一直挖掘下去,研究各层的分布。
据了解,前殿500多平方米的位置此前深入挖掘到第八层,深有两米多。据考古工程方透露,大殿的挖掘工作将会比前殿更加深入。“起码要深到三四米,整个探索工程将于明年春节前完成。”
新发现:
出土柱础比南越宫署的还大
“这个柱础太大啦!”在昨天上午的挖掘现场,南海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江爵盛情不自禁地惊叹着。只见在武广高铁298号桩墩旁,横放着两块大石头,原来是一个柱础的其中两块碎石,拼起来刚好是半个柱础。这个柱础并不是在此次挖掘的大殿遗址下找到,而是在一期考古之后,由武广高铁施工方挖掘的,当地村民立刻将其保护起来等专家检验。
“这个柱础是南汉时期,也就是西华寺最早时期的,上方雕刻有莲花图案,显示出古代官制寺院的痕迹。经测量,这块柱础直径65厘米,边长1.1米,直径比广州南越宫署发现的南汉时期柱础还长5厘米,可见西华寺在南汉时期也属于官制寺院。”郭顺利猜测。
据悉,该柱础之所以成为第一次挖掘的漏网之鱼,是因为其出土之地并不在第一期的500平方米考古范围,其上是民居。“一期挖掘的时候其上的民居还没拆迁,所以这个柱础由施工方发现,证明南汉时期的西华寺占地面积很大。”
猜测:
西华寺大殿之下
会否存在“地宫”?
西华寺千年来经历10多次重修,它是否存在“地宫”的谜团让不少专家、市民津津乐道。
据考古专家阐述,在南汉时期,帝王崇尚佛,在岭南各地大建寺庙。而在古代的寺庙建筑架构中,有不少寺庙底下建有密室或地下层,用来放置佛祖舍利子以及重要的法器,比如说著名的陕西法门寺和南京大报恩寺。
虽然西华寺算不上国家级皇家园林,但这座南粤官制古寺大殿有着千年历史、历经多个朝代修缮改造,其下也很有可能埋藏着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参与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人员表示,目前挖掘的第二层还是一个很浅的阶段,一切都要等待考古全面结束,谜团方能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