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兴国寺开始全面维修 室内石佛告别尘封

时间:2013-04-26 19:36  来源:   作者:    摄影:  点击:

     位于山东省章丘市曹范镇叶亭山村的兴国寺,是章丘市现存寺院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文物级别最高的,大殿内的石佛像为济南最大的室内石佛像。由于年久失修,这座古老的寺院面临坍塌的危险。近日,文物部门已悄然启动对这座古建筑的全面维修,不久的将来,世人将能一睹章丘第一古寺的风采。
    2010年9月7日下午,记者在叶亭山村看到,工人正在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垒砌施工围墙,坐北朝南的兴国寺大殿已经被罩了一个大顶棚。大殿上的木头斗拱很精美,但有的已经腐朽。在大殿旁边,有一块刚刚被工人挖出来的明代碑刻。工作人员介绍说,兴国寺修缮保护工程施工单位为济南齐鲁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工程为期一年多。
    走进大殿,只见正堂有一尊约5米高的石佛像,神态端庄慈祥。四周有四根高约7米的大石柱,直径约有60厘米,气势宏大。据了解,在规模上,这座鲜为人知的石佛像是济南市范围内最大的室内石佛像。
    记者注意到,在大殿的周围,还有东西旁门、天王殿、影壁、关王殿、灶王殿等建筑。另外,在关王殿前墙上镶嵌的清顺治六年石碑记载:“此寺建于元……”字样。正门天王殿南券门上有石匾额一块,上书“兴国寺”三字。左侧刻有“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天王殿”字样。
    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王晶介绍,在隋唐时,章丘境内曾置亭山县,县城就在现在的叶亭山村。根据他的考察,兴国寺大殿内的石佛为唐代风格,很可能是唐代晚期作品,柱础也是唐代晚期的。至于大殿,由于历代进行过重修,遗留的结构比较繁杂。斗拱的用材和布局为宋代风格,整体是元末明初的,而四根石柱是宋代的。
    根据工程修缮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寺院在明正德十三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天启七年重修。到清初顺治年间又再修,到嘉庆年间又修。建国后一段时间改为亭山村小学,也一度作为村委会办公室,学校搬走后逐渐荒废。2006年12月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要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保持原貌的原则进行维修。”

(责任编辑:admin)